近日,深圳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开学典礼举行,校长朱华伟以“2026,勇立潮头”为主题发表演讲,激励全体高三师生在新征程中无畏前行、扎实治学、勇担时代使命。
“弄潮儿向涛头立,手把红旗旗不湿。”朱华伟引用宋代潘阆词作《酒泉子》中的名句,以解释“勇立潮头”深意。他表示,这一精神既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基因相连,亦与深圳中学“追求卓越、敢为人先”精神高度契合,期待学子们争做那手把红旗的弄潮儿,劈波斩浪、再创佳绩。
弄潮之“勇”:无畏前行的精神底色
朱华伟解释道:“勇立潮头”,首要的是无所畏惧、所向披靡之“勇”——是树立高远目标的锐气,是迎难而上的胆魄,是百折不挠的韧性。高三之路,如同攀登珠穆朗玛,既有“一览众山小”的壮阔,也会有“雪拥蓝关马不前”的困阻。高三之路从不是坦途,但正是因为有惊涛骇浪,才锤炼出真正的弄潮儿。
他高度肯定了2025届学子在高考及海外升学中取得的瞩目成就,并表示这份荣光您举着全体深中人的智慧与奋斗传承。他寄语2026届学子们以更澎湃的力量破浪前行,续写荣光。
展开剩余56%“立”学之本:跬步千里的智学智慧
“‘弄潮儿向涛头立’,这份‘立’的底气,源于‘勇’字当先,成于‘实’字之基。再远大的目标,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丈量;再激昂的宣言,也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去兑现。”朱华伟援引欧几里得《几何原本》和王阳明先生箴言,强调对于高三学子而言,“立”的根基就是扎实的学识、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,要沉下心钻研,回归课本,精研真题,查漏补缺,并勤于思考和总结,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解题体系。他勉励学生将凌云壮志转化为日常点滴——每一天晨读的专注、每一堂课的投入、每一份作业的严谨……方能在高考的“大潮”中“岿然不动,稳立巅峰”。
“潮头”之识:胸怀家国的时代担当
“‘勇立潮头’中的‘潮头’二字,喻示着把握时代脉搏、洞察未来方向的敏锐与担当。”朱华伟表示,高考不仅是为升学而战,更是为了锤炼在未来的时代巨变中识别机遇、校准航向、引领创新的能力。“深中培养的,从来不只是应试高手,更是心怀家国、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。”他期待学子们“在知识的瀚海中练就弄潮的本领”,未来“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浪尖上,以深中人的智慧为笔、担当为墨,书写属于中国青年的答卷。”
朱华伟坦言高三之路虽充满挑战和艰辛,但“苦尽甘来”,“每一次克服困难后的成长,都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。”他还引用2024届学子傅一本对母校的感怀,寄语全体高三学生:深中的精彩,不仅在于她给予我们什么,更在于我们如何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在其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。
最后,朱华伟以激情号召作结:2026,勇立潮头。愿你们以“弄潮儿向涛头立”的勇气、“千磨万击还坚韧”的定力、“会当水击三千里”的豪情,去迎接高三的每一次日出日落,去战胜求学路上的每一道难关险阻,在2026年的盛夏,以最耀眼的成绩,站立在青春的潮头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
发布于:广东省十大权威安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