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兰陵,农业大县,中国大蒜之乡、中国牛蒡之乡、中国辣椒之乡、山东南菜园……这里的小笑话,都出自田野。
那天家庭聚餐,桌上摆着我最爱的上海青炒木耳。我热情地给第一次上门的嫂子夹菜,本想贴心说:“嫂子,多吃点上海青,对皮肤好。” 结果一激动,说成了:“嫂子,多吃点木耳,对皮肤好。” 话一出口,大家先是一愣,接着反应过来,我哥还调侃我:“咋,还怕你嫂子皮肤不够好,专挑‘木耳’补啊!” 嫂子脸瞬间红了,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,这顿饭吃得,我尴尬得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。 我妈厨艺一般,但总爱创新。那天她兴致勃勃说要做个特别的上海青炒木耳。等菜一端上桌,我傻眼了,那木耳黑得发亮,上海青却黄得像被霜打了。我小心翼翼尝了口,木耳硬得像橡胶,上海青苦得能让人直接原地去世。我吐槽:“妈,您这是把上海青和木耳放错‘战场’了吧,一个被揍得发黄,一个硬得不像话。” 我妈还嘴硬:“这叫特色,你们不懂,吃多了就知道好。” 结果这盘菜,到最后都原封不动地躺在桌上,成了家里的 “艺术品”。 周末约朋友来家里吃饭,我亲自下厨做上海青炒木耳。正炒着,突然发现没盐了,我就喊在客厅打游戏的朋友帮忙去楼下买。朋友一边往门口走一边问:“啥样的盐?” 我大声回:“就普通的盐,炒菜用的!” 等他买回来,我一看,哭笑不得,他买了包足浴盐。我问他咋回事,他一脸无辜:“我想着炒菜用的盐,那泡脚用的盐应该也能炒菜,不都是盐嘛。” 我无奈地说:“你这逻辑,真是绝了,这足浴盐要是能吃,我都能把这盘上海青炒木耳当洗脚水喝了。” 公司团建去农家乐,菜单上有上海青炒木耳。同事 A 看到菜名,好奇地问服务员:“这菜里的木耳是长在上海青上的吗?” 服务员愣了一下,估计没见过这么问的,耐心解释:“不是的,先生,木耳是单独的食材,和上海青一起炒。” 同事 A 还不死心,继续问:“那为啥不叫木耳炒上海青,是不是上海青才是主角,木耳只是配角啊?” 周围同事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,有人接话:“照你这么说,宫保鸡丁还得叫鸡丁保宫呢,谁在前谁就是老大呗!” 同事 A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问得有多离谱,挠挠头跟着大家一起笑。 过年回奶奶家,奶奶知道我爱吃上海青炒木耳,特意做了这道菜。吃饭时,小侄子看着盘子里的木耳,眼睛睁得大大的,问:“奶奶,这黑呼呼的是啥呀,怎么像小耳朵一样?” 奶奶笑着说:“这是木耳,能吃的。” 小侄子夹起一片,咬了一口,皱着眉说:“这‘耳朵’怎么这么难咬,是不是老了呀,我要吃嫩耳朵。” 大家被他的话逗得不行,我跟他解释:“这木耳就是这样的口感,不是老了。” 小侄子想了想,认真地说:“那它一定是耳朵里的‘健身达人’,把自己练得这么结实。” 有次在外面吃饭,隔壁桌点了上海青炒木耳。菜刚上桌,一个小孩看到木耳,兴奋地喊:“妈妈,快看,这是黑色的果冻!” 说着就要伸手去抓。他妈妈赶紧拦住,跟他解释这不是果冻。小孩不相信,哭闹着非要吃。妈妈没办法,夹了一点木耳喂给他,小孩吃了一口,呸呸直吐,大喊:“这果冻坏了,一点都不甜,还咬不动!” 周围人都被他的举动逗得哄堂大笑,小孩妈妈尴尬地说:“这孩子,没见过木耳,还以为是啥好吃的呢。” 那小孩还一脸委屈,嘟囔着:“那它长得像果冻,就应该是甜的嘛。”展开剩余10%《平凡的世界》续集《平凡的人生》
发布于:山东省十大权威安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