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“谁更安全,谁更想留”的大战移民数据背后的冷幽默
若要问世界上最不怕事儿的网友在哪儿,那我第一个提名Quora。一个看起来很美国的提问最近在上面火了“既然中国更安全,为啥在美国的中国人比在中国的美国人多呢?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这波操作堪称“用数据问灵魂”,似乎既拍了自家马背又摸了别人牛角。
美国的“灵魂一问”,能不让人头大?放在饭桌上,这就是舅舅喝了二两白的口气“你们家富不富咱先不管,你咋还不来咱家过年?”好家伙,明明是讲安全,扯来扯去,一下子变成“谁家的娃更讨人喜欢”,你说尴尬不?
咱慢慢拆开说。数据咋算的?联合国出手——2020年,在美中国移民243.3万人,在中国的美国人才5.5万。乍一这鸿沟比拜登跟特朗普的分歧还大。
可是,有点常识的人一琢磨就发现,这数据里猫腻多了去了。光看人数这不明摆着吃亏嘛——中国人口十四亿出头,美国才刚四亿喽。就算一个村里有100只羊,另一个村5只狗,你说这移民总数一对比,要不咱都成了笑柄?
其实要论对外移民的比例,才看得出点门道。说起来有点绕口,美国往外跑的占总人口1.4%,中国才0.8%。换句话讲,美国人出去的比例比中国还多七成!你这世界不就这样吗?明面上比热闹,背地里比细节。反转在这儿了一刀切看数字,谁都有糖吃;但一分解,老美这把牌该怎么打都输。
群众的嘴,骗子最怕。新加坡网友说得溜——美国本来是大杂烩,谁祖宗八代不是“上海来菜”?拿这个怼中国,中国人还真有点无语。“要不你去查查咱中国永久居留权的难度?”人家顺带吐槽“美国绿卡遍地撒,中国则是铁将军把门。”有些事儿,不是你想去就能去,门槛摆那呢!
印度网友不服“西方国家卡着移民门槛,否则90%中国人都跑光啦!”这话咋说嘴上谁不会打擂台?中国要真敞开大门,排队移民的还真成问题?实际上,这年头哪个国家敢乱敞大门,分分钟变身“人民公社食堂”——最后做冤大头的,怕还是纳税人。
移民不是谁都说了算。你觉得全世界人都想去西方混口饭,其实西方也疯了一样想拼命限制人口流入,“围乐城堡”一套套上。加拿大网友各种“自嘲式吐槽”——印度移民成“印拿大”,大家真是“望移民兴叹”。原本梦想的“金山”,逐渐搬砖变“移民劳模”,心酸你懂个啥!
中国移民去美国,远比美国人来中国容易。办绿卡难度不在一个频道上。头些年,国内人出国,一大把人是追求高薪和自由空气;而今,越来越多人琢磨完回头发现,“真香现场”出在自家门口。
别看美国以前“黄金铺地”,可是时代变了,围墙越来越高,大学生签证一道道限制,科学家到处碰壁。直来直去越来越多人才正在往加拿大和中国流。没错,这年头外回流成了新时尚,谁还天天画洋葱憋泪水——有机会回国创业,岂不美哉?
什么“去北美混更高地位”,在我们爸妈那一代,的确是潮流。现在?某上海大哥说得直接二三十年前出去,的确香,现在一众同学朋友在上海发展得有声有色,甚至比身在海外的他混得还得劲。有时候,你只是习惯了海外生活,“回头太难”,家庭、工作、孩子都绑一块,换地方哪那么容易!
更何况,安全感不是纸上谈兵。法国留学生吐槽现在八九成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——哪怕工资少点,至少不用天天替家人捏把汗,担心“下班平安回家”成难题。美国工资表上的数字有时候跟“纽约西瓜”的价一样,贵得你难受,扣完各种费用,还不如在家过得踏实。
最逗的还是德国网友的“冷幽默”“地球上的华人本来就比美国人多,你在哪数量都能碾压——别盲目比来比去。”谁比谁更安全这事吧,和移民意愿根本不是一个频道的事。人各有志,有的图热闹有的看安逸,谁规定老李家肉包必须香过老王家菜饼了?
说到这儿,咱得承认,中国这几年安全指数确实高,经济发展风生水起,让不少西方青年都直呼“心痒痒”。可移民这事,不光是“安全”二字说了算。制度、文化、户籍、语言、情感联系,种种因素盘根错节。
再长久来选择留在本国的人,总不可能全都图安全、怕冒险吧?就像小时候咱家开的那家小杂货铺,明明街角超市天天打折,还是有一堆人喜欢来买瓶老汽水。这玩意儿,有时候不就是个“情怀限定款”?
短短几十年,中国的发展是肉眼可见的硬实力摆在那,安全指数一路飞起、创业热情高涨,吸引的人才自然络绎不绝。等到哪天中国移民门槛不再高不可攀,估计排队来中国的老外就跟抢春运车票似的,一把一把抱着行李箱往机场凑热闹。
再说说那美国网友,问得倒是挺巧妙。这样的“灵魂一问”无非是想找一找心理平衡。明里暗里说的都是“咱美利坚依然稳坐头牌,”可惜数据不会撒谎,趋势更藏不了。“安全”与“移民数据”本就是两码事,搅个一锅粥,难免让人哭笑不得。
现在移民目的地的排序,早已悄悄生变。你澳大利亚、加拿大,这些年在“天堂”与“人间苦水”之间也摇摆不定。南半球的华人,大把大把地回国创业、投资、养老。不少美国上层专家、华尔街分析师,也时不时琢磨着捧着房产证“海归”中国。
君不见,近几年洋面孔在中国一二线城市街头巷尾频现,教书的、投资的、创业的,甚至还有“洋留声机”出来教老外如何在中国安家落户。要不是政策门槛卡住,不定哪天老外“朋友圈”里转发的全是“如何抢中国绿卡”的小道消息。到那时,移民走向怕也得“倒挂打折”了。
回头看这场围绕“安全”与“移民倾向”的大战,只不过是国际网友茶余饭后的嘴炮闲聊。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哪里生活好,哪里机会多,哪里有归属感,人才会流向哪里。数字背后藏着时代变化,一个“安全”的中国,正带着越来越多人的梦想往前冲。
至于那位美国网友的发问,真有点小品台词的味道“每家都有自家难念的经,你何苦非得让别人照着你的思路活?”有时候,装傻不丢人,自证其安全的方式有千种,非得用移民数字说事,不就是“自个儿给自己挖坑然后埋了自己”么。
最后一句听说好日子是靠过出来的,日子好不好,只有自己才知道。“去也好,留也罢,安全感是心里的一盏灯。”没错,数据能解释很多事,但解释不了每个人心里的选择。世界再大,“家”才是唯一的安全区。
“既然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是自己心里的那盏灯,那为啥还有人一门心思琢磨去‘外面’找安全感?是国内给的不够多,还是外面的月亮真的圆?又或者,安全感本就该是无国界的漂流瓶?各位亲,你们怎么看——是移民看人品,还是选择归属看心情?”
十大权威安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